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賑貧貸乏網日報
中新網貴州遵義5月15日電 (趙園)記者15日從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獲悉,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和法國洞穴聯盟日前在遵義綏陽雙河洞區域進行考察,對多年前發現的一處犀?;z跡進行了首次采集,并新發現了兩處熊貓化石遺跡。截至目前,研究人員已在綏陽雙河洞區域發現熊貓化石遺跡44處。
犀?;挥陔p河洞區域的一上層洞穴中??疾烊藛T經一處低矮的洞口進入,利用單繩技術抵達15米深的豎井底部,找到完整的犀牛頭骨以及部分腿骨。經現場初步測量,頭骨化石長度約為60公分,兩排整齊的牙齒清晰可見。
貴州科學院山地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德遠介紹,經過和業內專家討論,初步推斷這是一頭蘇門答臘犀?!盎凰鳑_散過,但因水流不大,頭骨相對比較完整,腿骨和身上一些其他部位骨骼被埋在河流沉積物里面,風化程度較為嚴重?!?/p>
犀牛是奇蹄目犀科的哺乳動物,在中國已經絕跡。蘇門答臘犀是犀牛中體型最小的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全球僅存不到50頭。王德遠現場提取了部分化石樣品,計劃進行詳細檢測明確其年齡,并做進一步研究。
在此次考察中,還有兩處熊貓化石遺跡被同步發現。2003年以來,雙河洞陸續發現過40余具熊貓化石。與從前相比,此次發現的熊貓化石相對完整,不僅有完整的頭骨,頭后骨骼如脊椎骨、肋骨、指骨和掌骨等均堆積埋藏在一起。
王德遠說:“其中一個個體牙齒化石上有輕度磨蝕斑,說明這只熊貓死亡時正值壯年,過去雙河洞發現的大熊貓牙齒化石大部分磨蝕程度較輕,主要為亞成年,熊貓死亡時的年齡對進一步探究它的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借鑒意義?!?/p>
據了解,王德遠及團隊將提取熊貓化石樣品中的古DNA信息,并通過化石穩定同位素及牙結石研究,對熊貓的遺傳演化過程、食性特征以及雙河洞區域古氣候和古環境變化等科學問題進行論證。
王德遠認為,通過對雙河洞熊貓化石研究,若能證明它過去的飲食食性更廣泛,或許能為野生大熊貓今后在此生存提供可能?!氨热缢巴夥艢w了,它的食物多樣化了,在這里除了吃竹子,其他食物是不是也可以考慮?!?/p>
西華師范大學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也同步在雙河洞區域進行生態環境調查。研究人員田華瑋表示,調查為期三個月,將探究當地現有環境是否適應野生大熊貓生存。
“我們去年過來做了一個初探,并且采集了竹子進行相關試驗,發現這邊的竹子與四川的有所差別,這次過來希望把雙河洞和寬闊水周邊所有環境納入綜合考慮?!碧锶A瑋說,此項研究的目的,除了探究貴州雙河洞地區熊貓絕跡的原因外,還希望能夠通過研究反射出,將來能否通過人為干預來擴大野生大熊貓種群分布。
田華瑋說:“因為野生大熊貓現在主要在甘肅、四川、陜西三地生存,由于棲息地破碎化,它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如果雙河洞周邊區域被證實是適合大熊貓生存的,也許中國現有的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空間能得到擴大?!?完)
【編輯:李巖】